- 南方网:第三十八期珠江科学大讲堂将于5月20日(星期六)上午10:00—12:00在广东科学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此次大讲堂将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凡凡作《肾脏健康与肾病防治》专题讲座。敬请关注!2017-05-19 10:21:02
- 主持人石鹏飞(广州科技创新委员会副巡视员):尊敬的侯院士,各位来宾,新闻界的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在珠江科学中心举行第三十八期珠江科学大讲堂,在此我谨代表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广州科普联盟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首先我介绍出席讲座的领导和嘉宾:中国科学院侯凡凡院士,南方医院肾内科梁敏副主任,南方医院肾内科王国保副主任,还有科学中心的段飞主任。
肾脏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器官,它一旦出现问题,身体其他部位也跟着遭殃,目前我国肾脏病的高发、慢性肾脏的患者多达1.3亿人,如何保护好我们的肾,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是科学家们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了侯凡凡院士、梁敏和王国保教授作为第三十八期珠江科学大讲堂的主讲嘉宾,为大家介绍肾脏健康与肾病防治的有关知识。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三位专家的简历。2017-05-20 10:17:34
- 主持人: 侯凡凡,我国著名的肾脏病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全军肾脏病研究所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30多年来,她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孜孜求学,刻苦钻研,在肾脏病研究领域里取得了显著成果。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军队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被评为总后科技银星。2011年入选“全国医患和谐典型人物”。2017-05-20 10:28:51
- 主持人:梁敏,南方医院肾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王国保,南方医院肾内科副主任。2017-05-20 10:31:43
- 候凡凡:尊敬的石主任,段主任,各位媒体朋友,听众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肾脏的问题。以前我们的初衷是准备给一些没有医学背景的民众来讲,所以它是很普及的,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我听说在座各位很多都是有医学背景的大学生,今天讲的内容可能就不是普及知识了,因为你们已经有医学方面的基本常识,我们尽量地能够满足大家的想法,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互动,如果我们讲得太浅了,不能满足大家的求知欲的话,我们可以通过互动来一起讨论。
首先我来给大家说一说肾脏的一般常识。2017-05-20 10:33:22
- 候凡凡:肾脏是人体排泄尿液的一个器官,没有肾脏,小便就没有了。除了排泄尿液以外,它还有一些其他的功能,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比如说清除有害的毒素和废物,因为不是所有东西都能被人体吸收的,剩下的东西就是从肾脏走,还有我们吃的一些药,药物也是有一些毒性的,肾脏可以把它排掉。肾脏还参与调节人体内分泌和血压,肾脏有问题,80%都有高血压。它还可以帮助血液红细胞成熟,如果肾脏不好,这个病人就会贫血。
肾脏为什么能够排泄一些毒素,又为什么它能调节身体的很多功能,它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肾脏由100万个肾单位组成。什么叫肾单位?先是一个肾小球,下面拖着一个肾小管,这一套就叫做一个肾单位,100万个肾单位都分别连接到像树一样的主干,也就是泌尿的管道。在电子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肾小球通过一根肾小管,连接到一个像主干一样的树干上去,尿液分别到集合管里,然后就排到体外。如果把肾小球放大一点,从里面看它像一个筛子一样,但是它的孔比较小,如果肾脏有病,比如说得了肾炎,这些滤过的孔就会变大,很多不应该滤去的东西就出去了。
2017-05-20 10:35:38
- 候凡凡:事实上儿童、青壮年、老年人都可以得肾脏病,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率10%-13%,按13亿人口算,我们大概有1亿人口会有各种各样的肾脏问题。有一部分慢性肾脏病会不断往前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肾脏就会丧失功能,这个时候就叫做尿毒症,尿毒症就是肾脏功能没有了,尿毒症病人只能依靠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大家可能会说,这不就行了吗,没什么大问题,其实不是的,透析是非常贵的所有进入到透析的慢性肾脏病里面,就意味着,如果你不做肾移植,就要终身透析,一年光是透析费就要七、八万,不光对个人来说,对国家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得慢性肾脏病,得了慢性肾脏病,最好不要发展成尿毒症。
慢性肾脏病是一个隐蔽的杀手,什么意思呢?就是基本没有什么症状,很多病人就是没有什么感觉,我们可以把慢性病人从轻到重分为5期,到了第5期就是尿毒症的阶段了,但是前面几期病人没有什么不适,如果不检查尿液不易发现,慢性肾脏病可以静悄悄地发展,肾功能损失超过75%时会出现贫血、恶心、乏力等症状,你早一点去做一个小便的检查就可以发现了,原来有很多城市的体检、居民的体检、工厂的体检不包括尿常规,包括学校孩子的体检,也应该包括尿常规,这样就能帮我们发现早期的肾脏问题。
2017-05-20 10:35:44
- 候凡凡:哪些原因会引起慢性肾脏病?一大类我们称为原发性肾病,现在还不太清楚它的原因;二是系统性疾病,比如说你有了糖尿病、高血压、红斑狼疮等,它会渗透到肾;三是遗传性疾病,比如多囊肾、薄基底膜肾病。
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病有哪几种呢?最常见的还是肾炎,差不多占了一半左右,还有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高血压引起的慢性肾脏病,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引起的慢性肾损伤等等。
我们最新的研究发现,大家知道肾脏是埋在肚子里的,是一个很隐蔽的脏器,但是我们发现这个病的发病,特别是某些肾炎的发病跟空气污染也是有关系的,我们最近做过全国282个城市938多家医院经过肾活检的检查,结果发现在PM2.5大于70微克的城市,PM2.5每增加10微克,膜性肾病风险增加14%。大家不要以为空气质量只是影响呼吸道,它通过呼吸道,扰乱免疫系统,对远器官也会造成影响。
既然到了尿毒症期我们没有办法,那么早期有没有办法呢?一是我们要关注早期信号,如果你尿中泡沫增多,这就提示了尿液蛋白增多,这时就要去检查尿液蛋白质;二是尿液发红;三是夜晚排尿次数增多,如果一晚上起来三次,你要去查一查,这个往往是肾功能不好的表现,肾功能减退,肾小管不能把水分吸收,才造成尿液增多;四是眼睑和下肢经常浮肿;五是血压增高,高压超过140,低压超过90mmHg就说明有问题;五是排尿次数增多,无法憋住尿液,排尿时疼痛或不适,也就是尿频、尿机、尿痛,这往往往是肾脏有感染有炎症的迹象,这个时候要赶紧去看医生。
如果没有以上不适,我们也可以去定期体检,比如去做尿常规、尿蛋白、血肌酐、肾超声检查的检查。
2017-05-20 10:35:48
- 候凡凡:哪些人更容易患肾脏病?一是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患病时间长、血糖长期控制不佳者;二是高血压病患者,尤其是血压长期控制不佳的患者;三是代谢性疾病,过度肥胖、高血脂、高尿酸等患者;四是有肾脏病家族史者,比如直系亲属中有患肾病者,家族里面上下几代有三个人以上得一种病,这个时候你要去查一查有没有遗传的问题;五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天然地肾功能会下降,每过一年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就下降一些,所以到了80岁,肾脏功能一定会下降的,这个不奇怪,有的时候不是病;六是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肾脏本来是清理药物毒性的一个器官,但是很多药物对肾脏是有影响的,大家比较关注药物对肝脏的影响,但是很少有人去关注肾脏,这个药吃下去对肾脏有没有毒性,大部分人想不到这一点,实际上这个问题在我们中国是非常严重的,我们最近完成了一个调查,我们在住院病人里面的急性肾衰竭,本来因为糖尿病,在住院过程中突然肾脏功能下降,这就是由药物造成的,这45%里面有15%是中草药和验方,中医中药是无毒的这个概念恐怕要纠正一下,是药都有毒,所以,药物在不需要的情况,尽可能不吃药。比如说感冒,感冒的自然病程是5天,过了5天,你治不知感冒都好了,“鸡叫天一亮”,鸡不叫天也会亮,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能不用药的情况下,尽量不用药,非要用药的情况下,尽量少用药,不要以为用了一大堆的药就一定能治好病,如果能用一种药能治好,就不要用第二种,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2017-05-20 10:42:57
- 候凡凡: 如果已经出现有关慢性病的症状,该怎么办?应该要到医院去看门诊,做B超检查,如果是肾炎,还要做肾脏的活检,来诊断你得的是哪一种肾炎,及早治疗。跟大家说一点,看病应该到正规的医疗单位去,不要随随便便地去吃偏方。急性肾炎只药剂师直聊,可以完全治愈。慢性肾炎及早诊断,接受规范直聊多数可痊愈或延缓。确诊、直聊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慢性肾脏病早期可以用药物治疗,越早治理越好。
有没有什么生活上的习惯会影响我们的肾脏呢?一是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说吃得太咸、喝水太少、大鱼大肉吃得太多、大量喝啤酒;二是滥用药物,轻微伤风感冒就服用抗生素、长期服中药补养身体(所谓的补药,我们也不赞成,有没有科学证据证明能补养你呢,如果你的身体很好,你能正常饮食,正常锻炼,我们就不主张去吃这些补药)、滥用止痛药(如果有一些慢性头痛、腰痛,不要随便地长期服用止痛药,因为止痛药累积到一定程度,是会损伤肾脏的);三是不良个人习惯,比如经常憋尿,不注意个人卫生、吸烟。
2017-05-20 10:43:03
- 候凡凡: 再给大家强调一下,中药是宝,滥用是祸。某些中药制剂已证实能有效直聊慢性肾脏病,某些中药可延缓肾功能减退患者肾共蒙的恶化,所以不能忽视中药的副作用,已经明确可能造成肾损伤的中药有近50种,另外,一定不要去吃那些谁都不知道的中药秘方、偏方。
慢性肾脏病会发展成尿毒症,尿毒症是各种慢性肾脏病发展到晚期、肾功能衰退的结果,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及多余的水分无法排出,尿毒症表现为贫血、骨病、血压增高、恶心、呕吐、皮肤搔痒、少尿,甚至吸出的口气都有尿液的气味。
2017-05-20 10:46:42
- 候凡凡: 尿毒症是否不可避免呢?如果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及时治疗是可以防治的,实在不行到尿毒症了也不可怕,现在可以做血液透析(人工肾)替代肾脏的功能,这样做毒素不能在身体里储留,但是什么时候不做了,毒素又堆积起来了,它只是替代已经死亡的肾脏去工作。腹膜透析是通过腹腔交换把血液里的毒素替掉,把新的药水灌进去,洗掉毒素,效果也可以,跟前面的也差不多,这个病人可以在家里面完成,不一定要依赖医院。
2017-05-20 10:53:39
- 候凡凡: 最后说两点,女性非常要注意的事情,第一是急性泌尿系统的感染,这个是由于细菌逆行进入人体泌尿道引起的尿路炎症,多见于新婚期、月经期、绝经期、患有糖尿病者,因为女性的尿道比较短,容易逆行感染。它会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重者可出现腰痛、发热、血尿,尿液检查出现大量白细胞、红细胞,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立即去正规医疗单位就诊,检查尿液,正规的抗生素治疗。怎么预防呢,一是多饮水,保持个人卫生以预防泌尿系感染,生理期时,多换护垫。第二是红斑狼疮性肾炎,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女性多见,肾脏是最常受损的器官,常表现为浮肿、高血压等。
2017-05-20 10:53:43
- 候凡凡: 想要保护肾脏,首先就要了解肾脏,肾脏有什么功能,出了问题会有什么情况,所以我们一定要定期检查时注意检查尿液、血压和肾功能,以早期发现肾脏病变;二是不要乱用药,包括中药和西药;三是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包括烟酒过度等;四是出现了不适,一定要尽早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最后,祝大家拥有一个健康的肾脏,一个好的肾脏对全身脏器都有各种积极的影响,祝大家健康。谢谢大家。
2017-05-20 10:53:46
- 候凡凡: 主持人石鹏飞:谢谢侯院士。下面有请梁主任。
2017-05-20 10:54:46
- 梁敏: 非常荣幸今天受到珠江科学大讲堂的邀请,也很高兴今天能和年轻的医学生们有一个交流的机会。刚才侯院士深入浅出地跟大家介绍了肾脏和肾脏疾病,她特别强调了肾脏在全身的作用,也多次提到了关于糖尿病会引起肾脏病,所以我今天想跟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糖尿病和肾脏病。
糖尿病已经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我们国家的肾脏病发病率高达10%到13%,糖尿病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病,最近有一个调查,成人当中,男性糖尿病患者高达12.1%,女性达11.0%,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的发病率是逐年上升的,但是在18到29岁这个阶段,糖尿病的患病率也不低,虽然今天在座都是年轻人,也要警惕糖尿病可能会发生。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属于糖尿病的前期,虽然它还不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是它患糖尿病的风险非常高,男性高达50%,女性也达到48.1%。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早年间,特别是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很少人听说有人得糖尿病,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比较穷,吃都吃不饱,这些年大家吃得越来越好,吃得越来越多,糖尿病过去我们叫“富贵病”,这些年就越来越高了,过去30年,我们国家的糖尿病增长了大概10倍。我们国家糖尿病的患病人群超过了欧美,也超过了印度,我们现在是世界糖尿病的第一大国,我们的糖尿病患者也超过了1个亿,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疾病人群。
2017-05-20 10:58:37
- 梁敏: 虽然在座的医学生对糖尿病可能有所了解,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糖尿病,早期的糖尿病也可能仅仅是血糖高,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任何感觉,有些人觉得能吃能做能睡,就觉得自己没有问题,实际上血糖增高可能早已存在,这是糖尿病被忽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但是,不知道这个疾病不代表这个疾病没有危害,糖尿病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病,但是它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2012年统计,全世界糖尿病所致的死亡人数为150万,实际上这个人数还在继续增加,像我们这种高速发展中的国家,像“金砖”国家,糖尿病的人数在急剧增加,糖尿病是第八位主要死亡原因(占2.7%),是排在心血管病和癌症病之后的第三类非传染性疾病,所以糖尿病是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杀手,而且它现在可能会越来越常见。
2017-05-20 10:58:41
- 梁敏:糖尿病为什么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这么大的威胁?血糖高了以后,长时间积累下来,它会造成很多器官的损伤,比如说它会造成心脏和血管的损伤,会造成糖尿病足,它会影响到眼睛,造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有周围神经病变,以及造成糖尿病的肾脏病变。
哪些人容易出现肾脏病变,哪些人容易出现其他的病变呢?大家一直在探讨,有些糖尿病人不一定会发展成糖尿病肾脏病人,2015年美国医学十大里程碑事件就发现2型DM患者存在3种与并发症相关的特定基因:一是更肥胖,易发肾脏、眼部并发症;二是易发某些癌症和心心脑血管疾病;三是与过敏、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我们可以用基金检测的技术,针对特定人群,进行早期预防和严密的检测。
2017-05-20 11:04:14
- 梁敏: 糖尿病肾脏病的定义比较简单,过去叫糖尿病肾病,现在把它叫糖尿病肾脏病,它就是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主要是包括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min的话,就代表这个肾功能已经受损,还有就是尿蛋白分泌增加,对于糖尿病患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早期肾功能没有减退,甚至还要肾小球滤过率的升高,但是这些病人最开始出现的是尿里的蛋白质增高,这两个指标是临床诊断糖尿病肾脏病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
糖尿病肾脏病是非常常见的,糖尿病的病人发生慢性肾脏病的发生风险较非糖尿病患者增加2.6倍,另外,据我们国家统计,住院患者中,1型和2型糖尿病肾脏病的患病率分别是22.5%和34.7%,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合并DM-CKD的比例为21.3%,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以1.139亿糖尿病患者估计,我国有2430万的DM-CKD患者,所以糖尿病肾脏病也是非常常见的。
糖尿病也是导致慢性肾脏病一个非常常见的原因,而且在我们国家,这样一个比例在逐年攀升,它上升的速度非常快,这是一个中心的报告,2016年登出来的,这个结果显示,因为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已经逐渐超过了原发性肾脏病。糖尿病肾脏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是我国目前慢性肾衰竭的第二位常见原因,进入尿毒症以后,需要依赖系或肾移植维持生命。
2017-05-20 11:04:18
- 梁敏:大家可以看到,肾脏病变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一旦进入到糖尿病肾脏病,特别是进入晚期的糖尿病肾脏病以后,病人的存活就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糖尿病肾脏病对医疗卫生更大的影响,可能也来自于它昂贵的医疗费用,我们国家2012年的统计,糖尿病的医疗费用每年大概是600亿,如果这个病人出现了糖尿病肾脏病以后,差不多81%的医疗费用是用来治疗各种并发症,只用于降糖的医疗费用是不高的,但是要用来治疗各种并发症的费用是相当高的,特别是进入到尿毒症以后,费用将呈几何级增长,所以,这会给国家、社会、病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糖尿病肾脏病会带来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透析,肾移植,疾病困扰导致生活质量差,精神压力大,进入到糖尿病肾脏病以后,它带来的问题确实非常严峻,因此对于糖尿病肾脏病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2017-05-20 11:12:26
- 梁敏: 糖尿病肾脏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一是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二是糖尿病患者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饮酒、缺乏运动;三是体重控制不佳;四是血压、血脂未严格控制。这些因素都会同时加重肾脏病变的发生,所以这些因素的控制不良,就会导致糖尿病肾脏病。
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表现在早期也是非常地不明显,特别是在轻中度的,病人没有任何感觉,到了后期以后,这些病人就会出现浮肿,有尿的泡沫的增多,如果进入到更晚期,就会进入到尿毒症相关症状,但那都是到了相当晚期的症状。
糖尿病有一个病理分期,它分为五期,从高滤过期到肾衰竭期,如果在糖尿病肾脏病的早期,我们还是可以进行预防和防治,来实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但是到了真的比较晚期的时候,糖尿病肾脏病的治疗实际上非常棘手,这相当于我们将一部车往山顶开一样,山底下可能有很多拐弯和掉头,到最后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所以糖尿病肾脏病早防早治至为重要。
2017-05-20 11:12:29
- 梁敏:怎么样实现早防和早发现呢?所有糖尿病患者首次就诊时就要进行肾脏病的筛查,如果没有肾脏病的这些病人,每年也要定期筛查,因为早期没有,不代表以后就不发生,筛查主要是筛查CKD,通过筛查来发现糖尿病肾脏病。早期诊断就是对尿里蛋白测定,比如简易的指标就是尿白蛋白和肌酐比值,这两个指标既方便又比较准备,比尿常规更加准确,当然最好我们也可以做一个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来判断这个病人是否出现了蛋白量。此外就是对肾功能的一些检测指标,主要是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等指标。
发现糖尿病肾脏病以后,就要进行治疗,作为跟代谢相关的疾病,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我也想提醒一下,因为各位将来可能都是要当临床医生的,我们在临床当中,或者是肾脏病、高血压的医生,病人经常会问我们他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所以饮食这一块是非常重要的。糖尿病这一块,饮食要加强,同时要控制体重,中国的肥胖也是非常可怕的,特别是青少年的肥胖,不过我惊喜地发现,在座的各位身材都非常好,几乎我没有看到一个肥胖的同学,这说明大家一方面很注重身体,同时也可能说明大家学习很辛苦,当然同时要适当地运动,适当地运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年轻人要有一个特别好的运动习惯,还有就是戒烟。
2017-05-20 11:22:51
- 梁敏:除了糖尿病本身的控制饮食,盐的摄入非常关键,低盐饮食不仅可以降低病人的血压,还能防止糖尿病肾脏病药物的作用,所以限盐至为关键,现在有些同学吃东西比较讲究味道,比较重口味,可以学习我们广东本地人的饮食,广东本地人的饮食还是比较清淡的。还有就是适当限制钾和蛋白质摄入,蛋白质应控制在每天每公斤体重0.6-0.8克,以易消化的鱼类、瘦肉为佳。蛋白质摄入过多,对于肾脏病患者来讲,它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会加速肾脏病的发展,所以对肾脏病人来讲,低蛋白饮食还是蛮重要的。
具体的治疗,首先还是要控制血糖,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是早期的糖尿病病人,强化血糖控制非常关注,这可以降低糖尿病肾脏病的风险,一般情况下,HbA1c的控制目标应小于7%,大家不同个体会有不同的差异。如果这个病人已经进入到糖尿病肾脏病,这个时候对血糖的控制可能有所不同,因为糖尿病肾脏病的病人是容易发生低血糖的,我们知道低血糖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会导致很多器官的损伤,特别是对肾脏也会有损伤,我们国家的指南就推荐可以把HbA1C可放宽在7-9%,避免出现低血糖,当然也要避免血糖过高,过高的血糖导致代谢异常和感染,HbA1c检测结果可能被低估,病人的空腹及餐后血糖也要监测。
2017-05-20 11:22:55
- 梁敏: 高血压的控制对于糖尿病的患者尤为关键,所以我们都特别强调糖尿病人的血压控制,普遍来说,收缩压要降至140mmHg以下,部分患者如年轻的患者收缩压目标可以130mmHg以下。
糖尿病高血压的原因是很多的,比如食盐过多,口味过重,吸烟、肥胖、许久、缺乏运动、精神紧张压力大、遗传,这些其实是不吃药就能解决的,但是有的病人不容易做到,其实这些方面是要加强的。如果能够使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的话,它能降低中风和心肌梗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拮抗剂这个药越用越好,RASI可以使糖尿病肾脏病患者显著获益,早期RAS干预比晚期干预更有益,当然这个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不同人群在不同疾病阶段,这种药物是需要专业的指导。
2017-05-20 11:22:59
- 梁敏:糖尿病肾脏病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世界上各国,包括我们国家也在积极地探索如何用一些新的治疗办法来改善这些病人的愈后,有一些进展,我这里特别想提到一个新药,即阿屈生坦(atrasentan),选择性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力,降低蛋白尿,现在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侯院士也参与其中,如果能够成功,将造福糖尿病肾脏病患者。
今天我作为一个肾脏病的大夫跟大家来谈糖尿病的问题,我是想作为一个医学生应该有多学科的知识,不论你将来从事的是内科专业,还是外科专业,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专业,但是对于这样一些常见病,应该具备基本的认识,这样有利于我们将来对患者的具体治疗,也能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福利,谢谢大家!
2017-05-20 11:23:02
- 主持人:谢谢梁主任,下面有请王主任。
2017-05-20 11:23:38
- 王国保:非常荣幸来到珠江大讲堂,刚才侯院士和梁教授都做了非常精彩的报告,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老年肾脏病的防治》。主要想尝试回答四个问题:第一,老年人容易患肾脏病吗?第二,老年人为什么容易患肾脏病?第三,老年人容易患哪些肾脏病?第四,老年人患了肾脏病该怎么办?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大家知道,中国特色的老龄化时代已经来临,据全国人口第6次普查表明,2010年全国65岁以上常住人口约占9%,广东的数字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慢性肾脏病有一个特点,早期、中期没有明显症状,有明显症状时,可能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后期,所以它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杀手。老百姓一般只知道尿毒症,因为它的危害太大了,但是尿毒症只是肾脏病的“冰山一角”,大量的病人是在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和中期,水面上的是尿毒症,但其实大量的是在水面下。在中国,每10个人中就有1个肾脏病患者,老年人肾脏病的患病风险更高,研究表明,年龄每增长10岁,肾功能下降患病风险大幅增加了74%,白蛋白尿风险增加了8%。所以,加强老年肾脏病的防治迫在眉睫,2014年世界肾脏日主题活动就是“防治老年慢性肾脏病”。
2017-05-20 11:31:17
- 王国保:第二个问题,老年人为什么容易患肾脏病?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肾脏发生了哪些变化?40岁以后,肾脏的重量逐渐减轻,体积逐渐缩小,当我们到70到80岁时,肾脏重量下降约20-30%,总体积也下降了20%左右,肾脏的场景平均缩短2cm,肾体积减少主要与皮质变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血浆流量开始减少。肾小球是肾脏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加,有功能的肾小球在逐渐减少,硬化肾小球逐渐增多。肾小管的数量和体积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少,40岁以下,功能性肾小管数量以每年1%的速度递减近端肾小管的体积明显缩小,肾小管尤其是远端小管理德国长度变短,出现管腔扩张、憩息或囊肿。和全省血管一样,肾动脉极其分支也会有一些老年性的改变。
老年人肾脏病高发的主要原因:肾组织结构域功能退化;衰老肾脏对外界刺激的防御能力减弱;老年人肾脏损害的高危因素或疾病增多,如代谢相关性疾病、肿瘤、血管炎等;既往肾损伤高危因素长期积累,终致病变形成;老年人对轻微症状不够敏锐,或者对自身健康不够重视;少数老年人过于迷信“偏方”和“祖传秘方”。
2017-05-20 11:31:22
- 王国保: 第三个问题,老年人容易患哪些肾脏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肾损害等。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的膜性肾病可能与肿瘤有关,需要认真寻找。微笑病变肾病对激素治疗的反应较慢,但预后较好;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的预后与年轻人相似,但易见治疗的毒副作用。高血压肾损害,主要是有病史多年,夜尿增多等。
2017-05-20 11:31:25
- 王国保: 第四个问题,老年人患了肾脏病该怎么办?首先要注意自差,比如慢性肾脏病常见的症状,比如水肿、高血压、贫血、血尿、泡沫尿,肾小球疾病不腰痛,腰痛非肾小球疾病,所以腰痛很剧烈,往往不是肾小球疾病。还有就是要定期检查。尿液常规非常简单、非常方便,也非常常规,但是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把它列为常规检查,有人说小便是肾脏的一面镜子,可见它的重要性。肾功能评估的方法非常多,比如抽血,看化验单中的BUN、Scr、Cys-C的指标,以前评估肾功能是Ccr指标,目前评估肾功能常用的的指标是eGFR。值得一提的是,GFR只是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不代表整体意义的肾功能,Scr正常不等于GFR正常,老年人差异更明显,Ccr有别于GFR,肾功能减损时Ccr常高估GFR,以CG公示、MDRD公式推算的eGFR均高估老年人的GFR,尤其是MDRD公式。经皮肾脏穿刺病理检查是常规检查,它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金标准,年龄不是肾穿刺的禁忌。
2017-05-20 11:41:44
- 王国保:慢性肾脏病进行性发展的基本防治策略:一级预防,对已有肾脏疾病进行有效治疗,从而防止慢性肾衰竭的发生;二级预防,对早、中期的慢性肾衰进行治疗,延缓或者防止尿毒症的发生;三级预防,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有效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存的质量。
老年人保护肾脏重点在于行动,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预防进入终末期率的最好方式,此外要远离重金属和毒物,要慎用涉毒性药物。
老龄化时代已经到来,肾脏是受衰老影响最明显、功能减退最快的器官,老年肾脏病防治势在必行,关爱老年人肾脏健康,需要你我携手,共同努力。谢谢大家!
2017-05-20 11:41:48
- 主持人石鹏飞:谢谢王主任!谢谢三位专家的精彩演讲,刚才三位专家分别以关爱肾脏、关注糖尿病保护肾脏、老年人肾脏病的防治问题,结合自己的科学研究与实践,向我们讲述了肾脏健康与肾病防治的重要性,让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三位专家的精彩演讲表示衷心的感谢!
接下来是互动交流时间,请大家踊跃提问。
2017-05-20 11:41:52
- 南方网记者:侯院士您好,您刚才讲了尿毒症的治疗,治疗尿毒症方面有没有一些新的医疗手段出现?
2017-05-20 11:49:59
- 候凡凡:一旦到了尿毒症,就是所谓中、末期的肾衰竭,意味着它的肾功能大多数都丧失掉了,这种病人的肾脏是疤痕化的,大多数的肾单位已经死亡了,在目前的状况下,死者不能复生,没有办法用药物的方法让它再活过来,我们现在用的方法是用替代的方法,肾脏不是死了吗,换一个方法来替代你自己的肾脏,血透和腹透就是一种方法,但是什么时候中断了,还是不行的,换肾也还是属于肾脏替代。将来有没有可能通过干细胞移植的方法,让自身的干细胞再发育出一部分肾单位来,有很多科学家在尝试做这个事情,但是现在还不行,现在没有用到人身上的方法。谢谢。
2017-05-20 11:50:27
- 现场提问:首先很感谢三位老师的讲解,我的问题是,中医有个说法叫“肝肾同源”,有个疾病叫“肝肾综合症”,侯院士您对肝肾综合症的机理是怎么理解的?或者是对中医的肝同源怎么理解?
2017-05-20 11:50:42
- 候凡凡:所谓肝肾综合症,标准的定义是在肝脏功能衰竭的病人,比如说晚期的肝硬化,然后它发生了肾功能的衰竭,所以就是两个脏器都有问题,这个就叫肝肾综合症,这个跟中医的肝肾同源有那么点意思,但是不完全一样,因为中医肾脏的概念不是西医孤立地讲的一个泌尿器官,中医老讲男的肾不好是一个很糟糕的事情,但是西医里面绝对不是一码事,有点区别,我们今天讲的是西医的肝肾综合症。为什么会这样,这个机制到现在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肝肾综合症病人的肾脏的功能性是衰竭的,它可以少尿、大储留,完全排不出来,跟肾脏的功能坏掉是一样的,但是它的肾功能是正常的,它可能是因为肝功能损害以后造成内环境的改变使肾脏发生功能上的改变,但是它的结构上没有发生改变。
什么样的神经激素、什么样的功能紊乱会造成这样一个现象呢,这是我们在研究的一个问题,大家都还是在琢磨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机制。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当然肝肾综合症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处理上,也是跟急性肾膜炎是一样的。
2017-05-20 11:50:50
- 现场提问:王老师您好,您刚才演讲说引起肾脏病的因素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据我的了解,肥胖是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一个威胁因素,我想问一下肥胖和肾脏病之间是存在直接关系还是间接关系?谢谢。
2017-05-20 11:50:55
- 王国保: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相互之间都有联系,肥胖这个病确实可以引起蛋白尿,肥胖的早期会引起肥胖相关的肾小球肥胖,当肥胖越来越严重,或者持续时间很长,它可以引发肥胖相关的肾小球的局部硬化,这个时候肾小球的病理改变更加明显了。谢谢。
2017-05-20 11:51:02
-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交流环节就到这里,让我们这次以热烈的掌声对三位专家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也谢谢同学们的参与,谢谢大家!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
2017-05-20 11:51:05

侯凡凡,医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
2017-05-19 10:18:57

扫码二维码查看手机直播
2017-05-19 10:25:22

中国科学院侯凡凡院士。
2017-05-20 11:19:43

候凡凡院士带来精彩的演讲。
2017-05-20 11:19:51

现场嘉宾及观众。
2017-05-20 11:20:01

南方医院肾内科梁敏副主任发表演讲。
2017-05-20 11:20:06